Senior-woman.jpeg

@圖片來源:網路

 

因為工作的關係,需要撰寫這篇文章,寫著寫著已經超過要求的篇幅

所以想把完整的版本分享在這裡,希望能對大家有些幫忙!

(不過字數有點多就是哈哈哈哈)

 

 

在(後)疫情時代下,我認為除了身體症狀外,心理健康問題也非常值得花時間關注

但這往往也是大家容易忽略的一塊,因為工作的緣故,本篇文章的主軸在於年長者

但不管你的年紀多大多小,心理健康永遠都是需要注重的一部份

希望大家能花時間更認識這個領域,也要多照顧自己喔!

 

擷取2.PNG備註:文章版權歸本人所屬,若有需要轉發、引用,請留言詢問喔,謝謝~~

 

 

讓我們從小故事開始47.jpg

「陳伯伯今年已經73歲,平常喜歡外出運動、散步,更喜歡在公園與鄰居朋友們聊天

有時一起到社區服務中心下棋、唱歌,每天的生活充實又快樂

但在疫情來臨之後,生活的樣貌有了許多變化,疫情的擴散讓家人限制了陳伯伯的外出

每天只能夠過報紙、電視、廣播,來維繫和社會之間的連結

且有時因新聞聳動的標題,或每日不斷增加的確診者數字

讓生活變得更加沉悶,陳伯伯也因此感到焦慮不安,也出現了失眠的狀況…」

 

 

 

疫情底下造成的身心影響

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的蔓延與變化,防疫政策常在幾天之內就有了不同調整,

而面對較高染疫風險的長者,可能因為不熟悉使用3C產品,

沒辦法即時掌握最新的指引與政策,資訊的落差下可能造成生活的不便,

可能因為擔心物資缺乏、無力排隊購買快篩、口罩,

也不懂得如何使用網路購物,造成恐慌及擔憂。

 

另外過去針對社區長者的生活照顧服務,提供了許多關懷訪視、諮詢及建立社區據點等,

讓長者能夠持續參與社區活動來促進身心健康,但疫情之下,各界的關懷與照顧多半轉為電話訪視,

關懷與陪伴的效果大打折扣,社區據點也容易受疫情影響而暫時關閉,

從原本習慣的社交網絡中抽離,使長者的孤寂感及疏離感更形加重。

 

其實在疫情底下,大家都有可能因為疫情變化速度,或是政策不斷調整而感到焦慮,

但長者們除了因為屬於染疫高風險族群,以及受限於接收疫情資訊的管道、

疫情下人際關係的改變及喪失等等,而更容易產生憂慮、焦慮或失眠的症狀。

 

 

 

如何知道家中長輩或是身邊的人是否有上述情況呢?

除了觀察情緒變化(如:低落、鬱悶,喪失對以往有興趣事物之喜好,

或是變得容易發脾氣,看什麼事情都不順眼)之外,

有些長者較無法表達情緒,常常以身體症狀來取代情緒的不舒服

因此可以嘗試觀察長者是否出現身體抱怨(如疲倦、身體痠痛、腸胃不適等),

食慾減少、體重降低,以及出現入睡困難、或易早醒,無法再次入睡等狀況。

當發現這些情況時,需特別注意他們是否可能有憂鬱或焦慮傾向,

必要時建議尋求身心科(精神科)的專業評估及協助

 

 

 

面對這些情緒問題,我們該如何自我因應或是協助對方呢?

若因為疫情狀況而感到憂鬱或焦慮時,長者可以嘗試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自身,

譬如說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、身體上,嘗試、學習與自己相處,

轉移對於負面資訊的關注,讓自己不受到外界環境而有所情緒起伏,

另外也可以嘗試培養不同興趣,如種植花草、烹飪等,

也能在疫情期間學習透過電話或不同軟體(line、skype等軟體)來與他人保持聯繫。

 

撰寫文章之餘,也查詢到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所提出「平常心轉動」5字訣

以口訣的方式很容易記得,大家可以參考,

利用5種方法幫助身邊長輩增進健康,安心防疫,平安度過疫情。

 

「平」:平心靜氣用長輩聽得懂的語言,說明疫情及相對應的措施。

盡量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訊息為準,不隨八卦起舞,以減輕憂慮。


「常」:維持日常生活的規律作息,

三餐定時吃飯、固定時間睡覺及起床,以維持身心安定。


「心」:主動傳遞關愛之心,尤其是易受影響的長輩,

包括原本就有精神疾病的老人。特別留心需要幫忙防疫的族群,

例如失智長者不易記住防疫口訣,最好採「被動式」防疫法,

由照顧者隨時帶著酒精幫忙消毒,並協助戴口罩。


「轉」:轉移目標,不要整天盯著電視看疫情新聞。

可聊聊疫情以外的事,或是唱歌、種花等,轉移注意力,可讓心情放鬆。


「動」:擔心被感染而不出門,反而造成身心失調。

建議在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下,維持適當適量的戶外活動,呼吸新鮮空氣。

此外,疫情期間,採取視訊與親友維持互動很方便也很重要,

讓長輩即使待在室內也能與外界接觸,甚至一起做線上運動延緩退化。

(此部分引用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)

 

 

需要時可以尋求醫療協助,如心理治療、光照治療及舒眠團體等

若在就診及服藥之下,發現長者的情緒或睡眠問題仍然很嚴重,

也可以嘗試協助長者安排心理治療,另外許多醫院也有提供不同的治療,

如光照治療或是舒眠團體,光照治療主要是利用人造的特殊光源來營造光亮環境,

以改變生活作息,使人體回復該有的日夜節律,進而恢復完整的精神功能,

對於一般型的憂鬱症、失眠、日夜節律的調整等,都有實證上的療效。

 

舒眠團體則是藉由心理師(或是團體領導者)的引導,

學習放鬆與紓壓的技巧,增進對於身體、情緒的覺察及敏感度,並且提升睡眠品質。

 

 

結論

感謝你閱讀到此~~~

疫情已經蔓延超過兩年的時間,

相信大家從一開始的恐慌、不安,到現在逐漸習慣疫情的生活模式,

當然我們對於過去不受限的生活樣貌仍然懷念,甚至也期待能返回過去的時光,

疫情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離開,只能在這段時間,盡我們所能來幫忙自己,

除了做好防疫,也需要多照顧自己,留心身體及心理健康,

或許沒有戰勝病毒的一天,但只有健康才能期待好日子吧!

 

寫到這裡也讓我想到阿飛大叔的書名「好好過日子,才能期待好日子」

祝福大家都平安~

 

 

擷取2.PNG備註:文章版權歸本人所屬,若有需要轉發、引用,請留言詢問喔,謝謝~~

arrow
arrow

    HappyP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